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安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高派押花葫芦 文人画闯进老手艺

2019/7/2 21:15:26发布378次查看

“高派押花葫芦”,是现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唯一有着明确家族传承渊源的葫芦押花艺术,自从进入红桥区“非遗名录”以来开始受到收藏界以外的广泛关注,同时,这项有着百余年传统的技艺今年也有望进入本市的“非遗名录”,成为“天津非遗”。
高派押花葫芦,初起清末,经四代传承,创造出包括各种押花刀法、葫芦表层处理等在内的一系列独门技艺。第四代传人高琪少年练功,后精修书画,正尝试着将这门旧时侍奉王公贵胄的“老手艺”发展成为承载艺术因素的“新艺术”。
从纹饰向人物画转变 自然审美向艺术审美渐进
有关文玩葫芦起源的准确时间,在民俗界里一直有争论,流传较广的版本是,明末宫廷宦官为讨喜主子,贡献出温润可人的小“本长”(没有经过范制的文玩葫芦,玩家只是玩葫芦的自然造型美),本长葫芦去掉上面半截,加上盖帽,成为王孙们随身携带的小瓶子。而后,“夹范”(夹范就是用两块木板做范固定葫芦长成后的造型)的扁葫芦出现,方便宫廷中的女眷们挂在胸前携带。
据高琪介绍,这也是最早的“范制葫芦”,而后,各种阴模内雕,“长”出阳文的“范制葫芦”风靡盛行,如今仍被看作文玩葫芦的高峰,直至押花葫芦的出现,人们将花纹图绘直接用玛瑙刀在葫芦表面按压出来,就如同在葫芦身上,将“皮肤”高高“掐”起。从这种发展源流上不难看出,人们对文玩葫芦的喜爱从纯粹的自然审美在向艺术审美渐进。
高琪的押花葫芦因为融入了正宗的中国画艺术,已经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以往押花工艺的风貌。从高琪的介绍与其家藏的祖辈作品上可以看到高派艺术创作主题的不断变化,不仅工艺上越加复杂,所要求的艺术修为也越来越高。在高琪的曾祖一辈,高派押花的主题还是以“万字纹”等传统纹饰为主,兼有花卉,而到了其祖父,除了花卉鸟兽,山水田园画也逐渐融入创作,自高琪的父亲开始,难在“开脸”的人物画也出现在高家的作品中,而从高琪的作品上看,颇具描述性、故事性的绘画已成为创作主题,不仅展示山河草舍、怪石花卉、走兽鸣虫,“人”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画面主角。
葫芦皮上中西结合 “汗沁”做深加工
看高琪的作品《迎宾图》中,其间的松竹花卉袅娜工整,兼具形神,假山怪石显示出阴影层次,从线条到笔触十分接近郎世宁手法。画面中的马匹,高琪用刀压出肌肉的凹凸,达到在解剖结构上的真实,而稍加夸张的体积感更体现了马匹的健壮,达到了艺术表现上的真实。这匹马可以说是深具郎世宁中西结合的精华。
除了取法郎世宁,在高琪的其他作品当中也有不少走兽图,以走兽为主体的创作对象时,他更多的是从画家刘奎龄处取经。刘奎龄描绘翎羽与动物毛发的细掇法到后期越加“减笔存神”,而这样的手法正是高琪用玛瑙刀借鉴到葫芦上的。甚至带有水渍效果的手法,高琪也可以利用“汗沁”达到。之所以从两位中西合璧艺术家的作品中借鉴最多,高琪认为由于押花属于一种“立体”的创作,更能够表现客体的肌理、凹凸,能在三维的空间里表现物象,适合加入西画的透视效果。
有意思的是,由于文玩葫芦都有一个后期包浆的过程,所以更增加了高琪的创作广度。刚刚押花完成,是没法看到假山的层次和马匹肌肉的阴影的,而后期用手“盘”过,使得表皮有了汗沁之后,这些效果就一并出现了,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高琪在色彩要求上的遗憾。但这也要求在创作过程中,“刀笔”也必须走“3d”路线,为之后的深加工留有余地。
人物生动具声色 “百融刀”里满气韵
从十分难处理的人物脸部来看,高琪的作品刻画准确,善于突出人物的特性,谈到自己的创作心得时他说,为了研究侍女的一个动作,他临摹了无数古代的侍女图,最后感受到唐寅的侍女虽然在动作上简单,却包含传统美感的大学问,成为他的“一笔师”。
为了把刀法和笔墨结合,高琪自幼就开始研习家传的各种刀法,而如今唯一算得上高派独门刀法的就是“百融刀”。这种刀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其他刀法自如地运用到一幅画中去,所有的刀法都为一个统一的主题服务,为了达到统一的艺术效果而被变换调用。能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艺术家对创作的每一笔都胸有成竹,运刀的时候也能够随心所欲,做到“心随笔运,取象不惑”。
生活把匠人变成艺术家 向陈启智学习字形结构
高琪曾祖父也就是高派押花葫芦的创始人,当时就在位于大胡同附近的老鸟市练摊儿,一直到了他的父辈,终究难以摆脱手艺人靠活计吃饭的命运,这使得他们的大多数创作都要依据客户的喜好,符合大众的审美,饶是如此,祖辈还是穷尽一生力求在葫芦艺术上有所突破。如今高琪已经不再为“吃饭”发愁,上门求葫芦的人很多,不少作品都成了“葫芦界”的天价物。
他读书、写诗、画画、求师、思考的时间如今已经超过了他的创作时间。高琪始终认为,提高艺术水准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不断学习,增加内涵。为此他也曾想向欣赏他的书画名家拜师学画。结果一位画家前辈点醒了他:“跟我学画最好放下刀,拿起笔。做不到的话,我们还是做忘年交吧。”
这样,在众多亦师亦友的关系中,他的创作也愈加有味道。前几年,由于在书法上不入门,让高琪很费脑筋,在他自己看来,不少好作品就毁在他的题字上了。后来他有缘遇到了书法家陈启智老先生。谈到陈老给他的帮助,高琪十分感恩,除了一直以来的鼓励,也帮他改正了大毛病。高琪以往用刀练字,总是着意笔画,但每每还是不能满意。一次陈老先生认真地告诉他说,字要从结构上下功夫,让高琪顿悟,他感激陈老:“每次教导我,一个字都要讲很久。”
与不少非遗继承人一样,高琪,在用一个年轻文人的方式让老手艺重新焕发光彩。

安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